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

熬夜、亂吃 大腸癌上門

2015-08-17 14:47:48 聯合晚報 記者陳麗婷/台北報導

 

便血與腹痛,千萬別輕忽。 報系資料照

分享
便血與腹痛勿輕忽。37歲的謝先生擔任科技業主管,每天工作繁忙,常一餐當作三餐吃,且工作壓力大、常熬夜,去年4月底開始左上腹疼痛,雖公司安排健檢、因未包含大腸鏡檢查,持續2、3年未發現異常,直到最近腹痛、腹脹嚴重,檢查確診為大腸癌晚期,醫師提醒民眾應定期做大腸鏡檢查。
國健署公布最新癌症資訊,大腸癌連續七年高居癌症排行第一國人飲食西化,吃太多的燒烤、油炸、紅肉,高脂低纖的飲食型態加上不運動、熬夜等,都可能引發大腸癌。
開業健康檢查診所院長劉輝雄表示,患者謝先生今年8月因腹痛、腹脹接受全身健康檢查,做大腸鏡時,發現距離肛門約50公分處、布滿的大腸腫瘤,最後證實為大腸癌晚期。
劉輝雄說,經常應酬、大魚大肉、熬夜等高風險族群,或35歲以上者,安排健康檢查時,建議納入大腸鏡篩檢,提早發現、提早治療;尤其很多人肚子痛,以為只是胃病,若胃病治療後仍未改善,應懷疑有大腸癌可能,盡早接受檢查。
此外,便血也不能輕忽,多數人以為便血可能只是痔瘡,他建議,一定要接受大腸鏡檢查,確定是否只是痔瘡引發,更要找出是否有癌細胞或大腸息肉、潰瘍等。
劉輝雄也提醒,大腸癌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,要從飲食、運動、休息方面預防,不要吃太多肉類,應多吃蔬果、魚肉;一定要吃早餐,因為吃完早餐後、腸子蠕動,會促進排便;多運動維持健康體重,並促進大腸蠕動;也要適度休息、排解壓力。
 

40-49歲工作太忙 心肌梗塞5年增3成

2015-09-23 08:54:44 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/台北報導
 

心臟疾病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,去年有近兩萬人死於心臟病,每27分鐘就有一人死亡。 攝影/江慧珺

心臟疾病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,去年有近兩萬人死於心臟病,每27分鐘就有一人死亡。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,近5年來心臟病死亡率微幅上升,除了老人較常發生的急性心肌梗塞與中風外,連青壯年族群發生率也上升,其中40至49歲的壯年男性,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5年內激增3成。
心肌梗塞是造成心臟病死亡的主因之一,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副組長林莉茹說,近5年來國人急性心肌梗塞標準化發生率略降,但男性有上升趨勢,心肌梗塞發生率為女性的2.8倍以上。
其中40至49歲壯年男性的心肌梗塞發生率,從2009年每10萬人76.4人,上升至2013年的99.2人,約成長3成;同齡女性亦從每10萬人10.8人上升至12.3人,增加約一成三,推估是因壯年族群忙於家庭工作,忽略運動與飲食保健。
林莉茹指出,三高患者發生腦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,據統計國人的三高標準化盛行率皆上升,目前全台高血壓患者約456萬人、高血糖約238萬人、高血脂約432萬人,主要與飲食西化、肥胖、缺乏運動與吸菸有關。
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,青壯年族群忙於工作,忽略健康檢查,即便接受治療,症狀一旦緩解就疏於回診追蹤。一名50多歲男性平時宣稱身體強壯,但某天吃消夜後突感不適,一陣胸悶、嘔吐、冒冷汗後就休克往生,研判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惹的禍。
王宗道建議,應留意心肌梗塞相關症狀,如左側胸部、左側背部肩胛骨處或下巴到胃部的悶痛、噁心嘔吐等,40歲以上有相關症狀者,建議每年抽血檢查;三高患者除服藥外,也要掌控血壓與血糖值。
本月29日是「世界心臟日」,世界心臟聯盟規畫今年主題為「健康心環境」。為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,國健署提出「救心七行動」,包含拒吸菸、多運動、採低鈉、好油與多蔬果飲食、控制三高以及定期健康檢查,營造有利心臟健康的環境。
救心7大行動
●拒菸:直接吸菸或二手菸都可能增加心臟病風險,戒菸1年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可降低5成
●挑食:挑選低鈉飲食、選用天然植物油、少動物脂肪、拒絕反式脂肪、多蔬果、堅果與糙米類食物
●多動:每周5次、每次3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,如走路、做健康操、慢跑、騎自行車等
●控制高血壓、高血糖與高血脂:三高患者應遵照醫師處方正確用藥並定期回診追蹤
●定期健康檢查: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、65歲以上民眾可享每年1次免費健康檢查,及早發現身體異常,遠離疾病威脅
資料來源/國健署;製表、攝影/江慧珺


僅次心血管疾病 骨鬆成全球第二流行病

2015-09-28 10:34:01 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/雲林報導

關鍵字:
骨質疏鬆症
 

營養師黃素華建議攝取適量的鈣質能強健骨質。 記者李京昇/攝影

分享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分析,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,「骨質疏鬆症」僅次於心血管疾病,在全球是第二大重要流行病,嚴重骨折可能導致死亡。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醫生黃全敬提醒,骨質疏鬆患者好發於女性、老人與停經婦女,雲林地區老年人口多,應提高警覺,預防勝於治療。
一名80多歲的老婦人,長期吃素又缺乏戶外運動,某天在浴室摔跤倒地不起,送醫診斷,發現手部多處複雜粉碎性骨折,經骨質密度檢查,確診婦人是嚴重骨質疏鬆患者。
黃全敬指出,骨鬆是增加骨折危險性的疾病,骨密度T值等於或小於-2.5時,即診斷為骨質疏鬆症
黃全敬說,根據衛福部2009年調查,全台50歲以上婦女已超過4分之1都罹患骨鬆;60歲以上的人口中,16%有骨質疏鬆症,其中80%是女性。據統計去年50歲以上骨質疏鬆症人口比例有32%,預估在2025年提升到42%,2050年則高達57%。
根據黃全敬診療經驗,有7、8成民眾不自覺有骨鬆問題,直到骨折到醫院診療才發現。他說,民眾可透過簡單檢測判斷是否骨鬆,例如現在身高比年輕身高矮上3公分、後腦杓與牆間距3公分以上、肋骨下緣與骨盆間距小於2公分以上、年齡減去體重數值大於20,有以上情況就可能罹患骨鬆。
黃全敬指出,骨質疏鬆症患者身體各部位容易出現骨折,一旦發生骨折,第二次骨折發生率高達50%,其中以髖部骨折危險性最高。病患除會活動力喪失,1年內致死率10至20%,死因多為長期臥床引發感染。
他表示,骨質疏鬆病患若骨折,除基本手術處理,術後也需長期照護,有額外醫療支出,也造成家庭生活負擔,建議65歲以上婦女、70歲以上男性,或65歲以下具危險因子的停經婦女,應接受骨質密度檢查。
適量補充鈣質、多運動 預防骨鬆
骨質疏鬆症是隱形殺手,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,能強健骨質降低症狀的發生。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營養師黃素華指出,非藥物防治骨質疏鬆症的方式,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,戒菸、酒,做肌力增強運動與平衡訓練,並改善居家及公共環境,使用防護設施預防發生骨折。
黃素華說,與骨骼相關的營養素,包括蛋白質、鈣、磷、鎂、鈉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C、錳、鋅與銅等,其中鈣質是預防骨鬆症的重要元素。依據衛服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,每天喝1.5至2杯低脂牛奶,可增加優質蛋白質與鈣質攝取量。
她表示,奶類及奶製品、小魚干、乾蝦仁、豆製品、紫菜、芝麻、莧菜、木耳、金針與綠色蔬菜等,是天然食物中含鈣質較高的食物。國健署建議成人每天需攝取1000毫克鈣質,據統計民眾每天平均鈣質攝取量僅達5至600毫克,可視情況詢問醫師補充鈣片。
「攝取過量蛋白質反而使鈣質流失。」黃素華說,例如60公斤體重成人,一天攝取1杯牛奶、3碗飯、4份豆魚肉蛋類,蛋白質攝取量已足夠;每天日曬20分鐘,可活化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,魚肝油、肝臟、蛋黃、牛奶、乳酪或深海魚類等,富含高維生素D。
另外應避免重鹹飲食型態、攝取過量的蔬菜,造成鈣質隨著尿液排出或降低鈣質在腸道的吸收率。
黃素華指出,適度運動能減少骨質流失,也能加強體能、維持關節靈活度及平衡感,進而避免發生跌倒造成骨折。